「最後のキスはタバコのflavor がした…(最後的一吻帶有菸草氣息)」,〈First Love〉的前奏與宇多田光略帶沙啞的磁性嗓音,總能喚起所有七、八年級生的回憶。Netflix影集《First Love 初戀》以這首歌為主調,於2022年冬季一開播便成功造成話題。無論你是否看過劇集,這次讓我們回到音樂的原點,一起來看看20世紀末的天才歌姬「宇多田光」,如何在那個風起雲湧的J-POP年代成功寫下屬於她的神話。
右:2018年發行的《初戀》(圖片來源:Amazon)
自小浸潤音樂世家,曾與父母共組家族樂團「U3」
出生於美國紐約的宇多田,自小成長在音樂世家,父親宇多田照實為音樂製作人,母親藤圭子則是風靡日本70年代的知名演歌手。宇多田光自有記憶以來父母就不斷歷經離婚、復和,並頻繁往返紐約和東京居住,讓她時常感覺到強烈的寂寞與不安定,也影響了她之後的人生觀。不過父母都非常支持她在音樂之路上耕耘,1990年,年僅7歲的宇多田光就跟父母共組家族樂團「U3」且擔綱主唱,後來改名為「cubic U」,宇多田也曾以樂團名義發行她作詞作曲的單曲〈I’ll Be Stronger〉。
宇多田曾在訪談中回憶,她從10歲起就開始沈迷於聽歌,曲風多為R&B、hip-hop,還曾跟同樣著迷於嘻哈的母親一起去上了hip-hop舞蹈課,也一起愛上了饒舌音樂。對當時小小年紀的宇多田光來說,無論是古典樂、即興的藍調、重「說唱」的Rap,早已能自然而然、不分界線地欣賞並融會貫通,化為她日後的創作養分與底蘊。
天才少女橫空出世,〈Automatic〉一鳴驚人
1998年12月9日,15歲少女宇多田光以個人名義出道,她用率性口吻唱著:
It's automatic. 側にいるだけで、その目に見つめられるだけで
ドキドキ止まらない、Noとは言えない、I just can't help.
It's automatic. 只要在你身旁,凝視你的雙眼
就讓我心跳不已無法停止,無法說No, I just can't help.
這首由宇多田身兼詞曲創作與製作的〈Automatic〉散發著一股無與倫比的自信、自由和暢快,連當年叱吒風雲的製作人小室哲哉都大受衝擊,甚至表示「考慮自己是不是該退休了」。作為在日本歌壇投下第一顆震撼彈的單曲〈Automatic/time will tell〉,最終總銷量突破206萬張,成為日本史上女歌手第二高銷量單曲。這首歌普遍受到多數樂評、音樂人盛讚,24年後的今天聽依然不落俗套、讓人能深陷歌曲情境中。
20世紀末最後的浪漫,《First Love》改寫日本流行樂壇多項記錄
來到1999年,又是個讓哈日族無法忘懷的一年。來自傑尼斯的神顏少年「瀧澤秀明」、甫於《麻辣教師GTO》中累積大量人氣的新女神松嶋菜菜子在《魔女的條件》共譜禁忌之戀,當年每個日劇迷都能唱出主題曲的副歌「You are always gonna be my love.」,正是宇多田光首張日語專輯《First Love》的同名主打歌,融合節奏藍調與流行音樂的雋永旋律、帶有一絲青澀卻又深刻的唱腔詮釋,加上現象級日劇的聲勢加持,讓《First love》這張專輯可說是一舉站上巔峰,在日本海內外寫下多項銷量紀錄,名列日本公信榜史上銷量最高音樂作品,至今仍未被打破。
原本以星二代身份出道而便備受矚目的宇多田光,迅速地向所有人證明了她會憑實力走出自己的路、青出於藍更勝於藍。當年媒體大肆以「天才少女」、「宇多田神話」來形容她的成就,而對於樂迷們來說,《First love》更像是宇多田為日本流行樂壇帶來的20世紀末最後的浪漫。
迎接歌姬年代:宇多田光與濱崎步的「328」傳說
凡是J-POP迷大概都不會忘記「2001年3月28日」這個特別的日子。
右:濱崎步《A BEST》(圖片來源:Amazon)
進入21世紀的日本樂壇,剛送走了樂團的戰國時期,迎來歌姬爭霸年代。隸屬EMI唱片的宇多田光宣布於2001年3月28日發行第二張專輯《Distance》,競爭對手Avex隨即也宣布當家「流行教主」濱崎步亦於同日發行精選輯輯《A BEST》,較量意味濃厚。當年兩大陣營為了拼銷量搏版面,紛紛祭出最高等級宣傳規模,東京街頭放眼望去盡是湖水綠的《Distance》與黑白的《A BEST》看板、唱片行也圍著一圈又一圈的人龍,都是為了這兩張專輯而來,形成十分罕見、史無前例的社會現象。
那麼這場史稱「328大戰」的最後,是誰勝出了呢?根據日本Oricon公信榜統計結果,光是3月28日當天,宇多田的《Distance》賣出了163萬張、濱崎步的《A BEST》則賣出161萬張;最終《Distance》總銷量為447萬張,《A BEST》為429萬張。儘管背後是唱片公司的商業利益操作,但這場令人印象深刻的「對決」卻也留下了樂迷們對日本流行樂壇曾經極其輝煌的一段記憶,至今回顧起來仍是無法企及的巔峰。
蛻變成熟姿態、進軍歐美市場
儘管在出道短短數年間便取得堪稱「核爆級」的成就,宇多田光對於音樂創作仍不斷採取嘗試、挑戰的姿態,幾乎每張專輯都能明顯聽到她在曲風、表現概念上的蛻變。在一連發了兩張R&B色彩濃厚、律動感強烈的專輯後,宇多田在第三張作品《DEEP RIVER》中展現出女孩轉變為女人的成熟與內斂,從歌頌戀愛到探討「愛」的本質、更重視歌曲的留白與潛藏的意境。
專輯同名歌是致敬遠藤周作小說《深河》的〈DEEP RIVER〉,以小調譜寫的抒情、深沈旋律,以及如詩般的優美歌詞,寫出對人生道路的反思、與追求內在平衡的渴望,同時也反映出籌備專輯期間,曾因卵巢腫瘤手術而休養的心境狀態。
《DEEP RIVER》中也收錄了輕快悅耳的歌曲如〈traveling〉、〈光〉,其中以自己名字為題的〈光〉是宇多田本人特別珍愛的創作,這首歌更搭上全球熱賣的人氣電玩《王國之心》主題曲,並發行了以英文改寫詞的《Simple And Clean》,成為她打開歐美市場知名度的開端。
帶著在日本樂壇耕耘多年的能量,宇多田光相繼在2004年、2009年兩度進軍歐美樂壇,在首張帶有實驗性質的英語專輯《EXODUS》中,挑戰了Disco、Funk等曲風,第二張英語專輯《This Is The One》則回到她熟悉的R&B抒情曲風,一度登上美國告示牌200大專輯榜第69位。2010年初更於北美、倫敦舉辦共10場次的巡演,成果豐碩。
「人間活動」期:歷經母親去世、再婚生子
對15歲就成為全職業歌手的宇多田來說,儘管總是給人獨立自主的印象,但其實大量的工作卻剝奪掉她能真正體驗生活的機會。2010年8月,宇多田發表「人間活動」宣言,表示將暫離樂壇回歸「普通人生活」。她曾在後來的復出訪談中表示,「第一次實際感受到什麼是靠自己的力量好好過生活。」
2013年,宇多田光的母親藤圭子自殺身亡,對她打擊甚大,曾直言「在情感面上,母親對我而言就是音樂本身。(母親去世後)好像無法再寫歌了。」宇多田在悲痛之際毅然決定步入第二段婚姻、懷孕成為人母,期間譜寫了一首〈將花束獻給你〉來紀念母親。她表示在填詞過程就像是寫信給母親一樣,同時也幫助她沈澱、清理思緒。
花束を君に贈ろう
言いたいこと、言いたいこと
きっと山ほどあるけど
神様しか知らないまま
將花束獻給你
想說的話、想說的話
就像山一樣高
卻只有神明才知道
回歸日本樂壇、第二次的《初戀》
隨著〈將花束獻給你〉於2016年發行、並作為NHK晨間劇《大姊當家》主題曲,同時也宣告宇多田光正式復出樂壇,歌曲一發行後立刻受到外界盛讚、獲獎無數,認為宇多田光相當勇敢地、毫無隱藏地將個人情感託付於音樂中。同年,以「生死」為主的《Fantôme》問世,這張作品也獲得日本唱片大獎最佳專輯,樂評家宇野維正更大讚回歸後的宇多田光「已是另一個次元」。
《Fantôme》對宇多田來說是一張象徵「悼念」的專輯,而接續的《初戀》則讓她在製作過程中逐漸找回了「玩心」。「長い冬が終わる瞬間(漫長冬季結束的瞬間)」——宇多田將這句歌詞作為貫穿專輯的主題,所收錄的歌曲多圍繞著「相遇/分離」、「開始/結束」而開展,因此以「初戀」作為專輯名稱,同時呼應自己在1999年發行的《First Love》,這年也是宇多田光出道滿20年。
「想快點遇見 我所不知道的我」
宇多田光曾在IG直播時與歌迷分享過一句話:
寂しさや辛いことは、乗り越えなければならない山ではなく、それも一つの心象風景だ。
寂寞或者痛苦並不是必須得跨過去的山,而是存在自己心中的風景
從童年時期對於雙親分分合合的記憶,到成名後的兩段婚姻、歷經母親離世,對宇多田光來說,「糾結與他人關係的獲得與失去」是她始終深刻感受、且持續表現在音樂中的主題。不同的是現在的她能用更寬容的姿態面對自己的弱點,不被過去的思維模式給束縛,同時也將這樣的體悟反映於創作上,越來越重視以更少的音符、和弦創造出更開闊、具有空間感的音樂,像是搭上《新世紀福音戰士》劇場版主題曲的〈One Last Kiss〉,就能感受到她在曲風上的轉變。
2022年,宇多田發行了最新專輯《BAD MODE》,當中收錄了《王國之心III》主題曲〈Face My Fears〉日文版,歌詞「私の知らない私に早く会いたい(想快點遇見 我所不知道的我)」,也許正是宇多田光現在的心境寫照。
走過風風火火的J-POP盛世,宇多田光曾被樂評家形容為「改變了日本流行音樂的DNA」,但她始終異常專注地望向自己的內心、從不間斷向內探索。從《First Love》到《初戀》,就像是在宇多田光的音樂軌跡中圈起了一個圓,見證她寫下故事的起點,以及另一個新起點。
☞ 延伸閱讀
・誰才是日本人心目中的90年代「平成歌姬」?第一名果然是那位「女神」!
・日本「平成時代神曲」第一名是這首!TOP 30 榜單公開,每首都是樂迷回憶殺
・「再見!平成!」回顧我們的平成、我們的1989至2018
整理撰文:Nene 2022.12
責任編輯:G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