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東關西生活差異大?關東水質較硬、關西人愛把各種事物加上「SAN」尊稱!

你是日本「關東派」還是「關西派」?日本關東、關西有著截然不同的風土民情,存在著許多有趣的文化、生活習慣差異,包括水的硬度、飲食的喜好、錢湯入浴順序等,有許多差異連日本人都未必知道,這次就整理出10項關於「關東關西生活差異」的冷知識,一起來看看吧!

圖片來源:Photo AC 1Photo AC 2

關東、關西地區是指日本的哪裡?

「關東」與「關西」的「關」字原本是指「關所」,也就是通行關卡的意思,從一個區域進出另一個區域的旅人,會在關所進行安全檢查,而關東、關西指的是「關所以東」和「關所以西」。古時的「關東」是指位於通路上的三大關卡(鈴鹿関、不破関、愛発関)以東的地區;而「關西」的稱呼則始於平安時代中期,主要指逢坂關(現滋賀縣)以西的地區。

三重縣伊勢市伊勢神宮前的厄除町(おはらい町)。三重縣伊勢市伊勢神宮前的厄除町(おはらい町)
圖片來源:Photo AC

最初關東和關西地區並沒有明確的交界線,而現在的關東指的是以東京都為主,包括周圍的千葉縣神奈川縣埼玉縣群馬縣茨城縣栃木縣等地方;關西地區則是大阪府為主,包括周圍的京都府奈良縣兵庫縣和歌山縣滋賀縣、三重縣等地區。

【日常生活篇】

冷知識①:關東水比關西硬?

圖片來源:Photo AC

日本的水質整體而言屬於「軟水」,平均硬度為每公升50毫克,其礦物質含量較低,喝起來也特別甘甜順口;不過由於關東乃至東北地區因緯度高、容易積雪,融雪滲入地層後能讓較多礦物質溶於水中,進而形成了硬度偏高的水。關東的水質平均硬度為每公升60~80毫克,關西地區則為每公升30~50毫克。

水質軟硬度會讓釀造出來的酒有不同口感
圖片來源:Photo AC
昆布高湯適合用軟水來烹煮
圖片來源:Photo AC

而水質的軟硬差異也體現在飲食及料理上。關東的水質偏硬,口感較厚,適合熬煮濃郁的柴魚湯、醬油湯底,所釀造的日本酒偏「辛口」;關西的水質因礦物質含量低,口感較清爽,用來煮昆布湯就十分甘甜好喝,以軟水釀酒的話則口感更為輕柔、甘甜。

冷知識②:關西使用交通 IC 卡「餘額1日圓」就可進站?

在關東地區使用交通 IC 卡進站時,常常得要留意「卡片餘額」是否足夠,至少要有「最低乘車費」才能進站,而且每家鐵道系統規定的金額不盡相同。但在關西地區搭乘 JR 西日本電車時,只要卡片內有1日圓就能進站!即使是 Suica、PASMO 等關東地區發行的卡片,只要是在 JR 西日本搭乘範圍內,卡片餘額有1日圓就可刷進票口搭車,出站前使用自動精算機補票即可,對於趕著進站搭車的人來說十分方便。

冷知識③:到「錢湯」先洗身體還是先泡澡?

圖片來源:Photo AC

近年來備受外國觀光客喜愛的「錢湯」是日本獨有的文化,在關東、關西地區也展現出不同的特色,最顯著的就是「浴池(湯船)」的位置了。關東地區的錢湯從入口進去後,會先經過淋浴區,最裡面才是浴池;關西的錢湯則會將浴池設置在一進門就可看到的中間位置。有一說是關東地區早期較多勞工前往錢湯泡澡,人們習慣先清洗掉身上的污垢後再進入浴池;而關西則以商人居多,人們習慣先泡澡暖身後再清洗身子,澡堂的設計便順應了人們的生活習慣,而有了東、西的差異。

冷知識④:衛生紙「單層」、「雙層」你是哪一派?

圖片來源:Photo AC

「雙層衛生紙」、「單層衛生紙」你又是哪一派呢?日本的廁所捲筒衛生紙有單層、雙層之分,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其實雙層衛生紙並不是用單層紙疊起來的,單層紙本身較厚實、使用時不易破裂;雙層紙則是將兩張質地更柔軟的紙張貼合起,藉此提高紙張強度,同時有較為柔軟蓬鬆的觸感。根據調查,關東人偏好使用「雙層衛生紙」,關西人則是「單層衛生紙」的擁護者!

冷知識⑤:「大拇指遊戲」口號五花八門!

圖片來源:Photo AC

日本人在聚會時常會玩「大拇指遊戲(親指ゲーム)」,玩法是所有人將雙手伸出,輪流喊「口號+數字」,並同時隨機抬起大拇指,如果喊聲的數字與大拇指總數相同就可收起一隻手,兩隻手都收起的人即為贏家!而「口號」則根據關東、關西地區而有不同,關東最流行喊「いっせーのせ」和「Yubisuma(指スマ)」,關西較常見的口號為「いっせーのーで」,除此之外各鄉鎮還衍生出許多獨創口號,種類之多元也能看出大拇指遊戲有多受日本人歡迎了。

【飲食篇】

冷知識⑥:味噌湯擺放右邊或左邊?

傳統和食的擺盤,味噌湯通常在右前方
圖片來源:Photo AC

享用日式定食套餐時,是否曾留意「味噌湯」擺放的位置?以傳統的和食擺盤方式來說,一般會把白飯放在左前方、主菜擺放在餐桌較內側位置,味噌湯則會放在「右前方」。關東地區大多保留了這種傳統擺盤,關西地區卻不同!根據調查,特別是大阪、京都、兵庫三府縣有多數人會把味噌湯擺在「左後方」,有一說法是關西地區深受商人文化影響,為了方便享用餐點,會把熱湯放在較遠的位置以避免燙手。

冷知識⑦:關東人喝蕎麥湯、關西人不喝

圖片來源:Photo AC

日本國民美食「蕎麥麵」吃法十分多元,冷、熱蕎麥麵亦有不同的品嚐重點。在關東地區點了冷蕎麥麵之後,店家一般都會附上「蕎麥湯」,也就是蕎麥麵的煮麵水,因含有豐富營養素,餐後來上一杯很暖胃;不過關西人比較沒有喝「蕎麥湯」的習慣,店家也不會主動附上,如果想喝的話得特地跟店家說一聲。

冷知識⑧:「日式馬鈴薯燉肉」用牛肉還是豬肉?

關東地區偏好以豬肉為食材的馬鈴薯燉肉
圖片來源:Photo AC

「日式馬鈴薯燉肉(肉じゃが)」是一道非常經典的日式家常料理,主要是將馬鈴薯、紅蘿蔔、洋蔥等食材與肉類一起燉煮,而所使用的「肉類」在關東與關西地區也有所不同。關東人一般偏好用「豬肉」,關西地區則以「牛肉」較受歡迎。原因可從日本畜牧業發展史來看,由於關東地區氣候較寒冷,適合飼養行動迅速的「馬」,而氣候較為溫暖的關西地區則多飼養「牛」,隨著時代演變,關東地區便逐漸發展出以「豬肉」取代馬肉的飲食文化,延續至今。

【語言篇】

冷知識⑨:關西人習慣在各種事物後加「SAN(さん)」?

關西人會將油豆腐暱稱為 「油豆腐先生(お揚げさん)」
圖片來源:Photo AC

日文中的「SAN(さん)」放在人名後方時,多用於表現「先生」、「小姐」等禮貌稱呼,不過與關西人交談時,會發現很多人都習慣將「さん」用在非人稱事物上,像是會直接在店名、食物後加「さん」,如「地瓜先生(お芋さん)」、「油豆腐先生(お揚げさん)」等,甚至連問候語都可以加「さん」,最常聽到的就是「おはようさん」,這種關西方言的表現方式可以讓語氣顯得更加柔和、帶有人情味,和直白的關東腔十分不同。

冷知識⑩:日本東、西用語大不同!

「小菜」在關東、關西的稱呼不同
圖片來源:Photo AC

關東、關西因歷史、文化發展上的差異,造就出不同的語言使用習慣。除了大家都知道「關東腔」與「關西腔」在腔調、慣用法等有極大不同之外,對於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事物的稱呼也南轅北轍,像是居酒屋的「小菜」,關東人叫「Otoshi(お通し)」,關西人則稱為「Tsukidashi(突き出し)」;「○年級大學生」在關東稱為「○年生」,在關西則稱為「○回生」等。

關東、關西從日常起居、飲食到語言用法,都展現出許多有趣的差異,也展現出各地的多元歷史背景與生活方式,隨著時代變遷仍延續至今。有機會到日本旅行時,不妨可從這些小細節探究日本東、西文化的不同之處!

☞ 延伸閱讀
日本關東、關西文化大不同!飲食、生活習慣差異一次分析!
日本賞櫻注意事項、流程、必買配備清單【日本櫻花祭意義及文化】
日本棒球為何人氣?野球歷史、聖地「甲子園」、應援文化一次弄懂!

整理撰文:Nene 2025.3.31
責任編輯:Alice

更新

常見Q&A

1. 挑選日本酒時,要怎麼從產地分辨是辛口還是甘口呢?
關東水質偏硬,所釀造的日本酒偏「辛口」,而關西水質因礦物質含量低、口感較清爽,釀的酒的口感更為輕柔、甘甜,可以依此判斷。
2. 關西地區是所有交通系統都能在交通 IC 卡「餘額1日圓」的狀況下進站嗎?
不是,不同交通系統有不同規定,例如阪急電鐵即規定交通 IC 卡餘額需超過10日圓才能進站。

以上資訊對您有幫助嗎?

OR
Facebook 登入
成為會員後,您可以使用以下功能
收藏文章
預約行程體驗
立即註冊新會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