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喜歡日本雜貨或工藝品的話,千萬別錯過日本陶瓷器。不只是餐桌上的器皿,更是千年匠心技藝的結晶,像是華麗高貴的佐賀縣「有田燒」、畫風細膩的石川縣「九谷燒」、質感溫潤的岐阜縣「美濃燒」、全程手工製作的京都府「清水燒」等陶瓷器都有其獨特風格與歷史背景,趕快來看看有哪幾種陶瓷器與各自特色吧!

岐阜縣「美濃燒」
圖片來源: 美濃焼伝統工芸品協同組合
快速了解陶瓷世界:日本的燒製陶瓷分類與三大陶瓷器
日本的燒製陶瓷分類
陶瓷可依據燒製方式與材質分為陶器、磁器、炻器、土器等4大類型,「陶器」是最常見的陶瓷種類,質地較為粗糙且吸水性高,常用於茶碗與花器;「磁器」比陶器更堅硬且不吸水,表面光滑且多呈現白色或藍白色調,常見於餐具與高級茶具;「炻器」介於陶器與磁器之間,質地堅硬且吸水性較低,表面較為樸實,多用於酒瓶、燒酎壺等耐用器具;「土器」則是最古老的燒製方式,燒製溫度較低,質地粗糙且吸水性高,在現代主要用於傳統工藝或復古風格的器皿之上。
分類 | 土器 | 陶器 | 炻器 | 磁器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燒法 | 不上釉,以700〜800度燒製 | 上釉,以1,100〜1,300度燒製 | 不上釉,以1,200〜1,300度燒製 | 上釉,以1,300〜1,400度燒製 |
強度 | 軟質 | 軟質・硬質 | 硬質 | 硬質 |
吸水性 | 高 | 中 | 低 | 無 |
舉例 | 繩文土器 | 唐津燒、信樂燒、萩燒 | 備前燒、常滑燒、萬古燒 | 有田燒、波佐見燒、清水燒 |
三大陶瓷器介紹
通常聽到的日本三大陶瓷器指的是佐賀縣的「有田燒」、岐阜縣的「美濃燒」和愛知縣的「瀨戶燒」,這些陶瓷皆具有數百年的歷史,並在江戶時代開始大量生產,在日本陶瓷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
瀨戶燒抹茶碗
圖片來源: Photo AC
「有田燒」發源於17世紀,是日本最早的瓷器,質地輕薄且擁有細緻的白底藍花圖案、金色華麗裝飾,廣受歐洲貴族與海外市場的喜愛;「美濃燒」起源於16世紀,是日本生產量最多的燒製陶瓷,因多樣的釉色與裝飾技法,被廣泛應用於日常餐具與茶器之上,餐具的生產量更是日本第一;「瀨戶燒」起源於平安時代末期,歷史非常悠久,涵蓋陶器與磁器,從日用食器到茶道具、花器、美術品等應有盡有,「瀨戶物」甚至在日本成為陶瓷器的代名詞,可見其深遠的影響力。
日本六古窯是指哪裡?

圖片來源:常滑市観光プラザ
日本的陶瓷歷史非常悠久,其中從11世紀後半陸續開窯,至今還持續生產且具代表性的古窯被稱為「日本六古窯」,分別為瀨戶、常滑、越前、信樂、丹波、備前。愛知縣的「瀨戶燒」多使用在日用陶器、茶具、花器等;同樣位於愛知縣,以紅褐色陶器聞名的「常滑燒」則多使用在傳統的液體儲存器具或建築用紅磚;福井縣的「越前燒」以堅固耐用著稱,多為無釉陶器,主要作為儲藏用陶罐等生活雜器。

圖片來源:Photo AC
滋賀縣的「信樂燒」汎用性高且耐火性高,常被用來當作茶具或工藝品製作,最具代表的就是狸貓陶偶;兵庫縣的「丹波燒」擁有獨特的釉色變化與紋理,古樸且帶有溫潤手感,適合日常使用;岡山縣的「備前燒」則以柴燒技術讓陶器表面產生自然的紋理與色彩變化,堅固耐用且保溫性能高,並以茶具與酒器而知名。
日本陶瓷器16選
【栃木縣】益子燒(ましこやき)

益子燒
圖片來源: Photo AC
「益子燒」起源於江戶時代末期,據說是在笠間修行陶藝的大塚啓三郎開始築窯建造的。由於所使用的陶土含有較多砂質且黏度較低,較不易進行細緻的雕刻,陶器的成品通常較厚重樸實。因為與釉藥的結合效果佳,創作品常帶有沉穩厚重的色澤與圓潤質感,色調則多以褐色、黑色、白色與藍色居多。益子燒造型簡單大方且又帶有溫度感,因此常被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皿上。
【石川縣】九谷燒(くたにやき)

九谷燒
圖片來源:©石川県観光連盟
「九谷燒」發源於17世紀初,曾一度經過廢窯,歷經了約百年後,19世紀初才再次於石川縣南部開窯興起。九谷燒以白色的瓷器為基底,並在施以彩繪後燒製固定色彩,最大的特徵為使用「九谷五彩」,也就是紅、黃、綠、紫、深藍等5種顏色進行繪圖,並多以山水、花鳥、人物等傳統和風圖案為主題,畫風細膩且色彩鮮豔華麗,讓人看過就會留下深刻印象。因為藝術性高,常使用在高級餐具或是作為收藏品,近年來也有很多走可愛風格的圖案或設計,讓高級工藝品變得更平易近人。
【岐阜縣】美濃燒(みのやき)

美濃燒
圖片來源: 美濃焼伝統工芸品協同組合
佔了日本陶瓷器的國內市佔率約5成的「美濃燒」是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皿。「美濃燒」產地為岐阜縣的東濃地方,擁有1,300年以上的歷史,光被指定為傳統工藝品的美濃燒就有15種,其中涵蓋了「志野燒」、「織部燒」、「瀨戶黑」、「黃瀨戶」等類型,各有不同的釉色與紋理,風格多變。美濃燒多以陶土製成,表面施釉後高溫燒製,質感溫潤,色調從淡雅到鮮明皆有,無論是日常碗盤或茶具皆可見其蹤影,說不定大家在日本品嚐拉麵或親子丼時,也曾使用過美濃燒的器皿呢!
【愛知縣】瀨戶燒(せとやき)

瀬戸燒
圖片來源: 喜多窯霞仙
「瀨戶燒」為日本六古窯之一,具有1,000年以上的悠久歷史,是唯一自古便發展施釉技術的燒製產地,並深受日本人的喜愛。愛知縣瀨戶市周邊所採掘到的陶土耐火性高且可塑性豐富,因為幾乎不含鐵質,所以可以做出白色的陶瓷器,且容易進行施釉,從青瓷、白瓷到飴釉皆有,質感光滑且色調豐富。江戶時期之後,因為開始瓷器的生產,瀨戶也開始進行瓷器製作,是同時生產陶器與瓷器的地方,現在不只是作為餐具而知名,在建築陶材、陶瓷材料工業上也得以運用。
【愛知縣】常滑燒(とこなめやき)

常滑燒
圖片來源: 常滑市観光プラザ
「常滑燒」的起源可追溯到平安時代末期,曾是日本六古窯裡面最大的陶瓷器產地。由於使用知多半島上含鐵量高的陶土且多採用無釉燒製,因此燒製後會呈現自然溫潤的紅褐色色調,且表面帶有獨特的原始質感。據說陶土裡所含的鐵質能夠中和茶葉的苦澀感並讓口感變得更溫潤,因此深受茶道愛好者所喜愛,像是茶壺、茶碗等器具都相當有人氣。
【滋賀縣】信樂燒(しがらやき)

信樂燒
圖片來源:Photo AC
「信樂燒」源自1,300年前的滋賀縣甲賀市信樂町一帶,是日本六古窯之一。當地的陶土擁有優異的耐火性,在燒製過程中會因溫度與氧化條件的變化,逐漸轉為淡紅色,並呈現溫暖的紅褐色,也會因在窯中受薪柴燃燒後被所產生的灰覆蓋,而帶有部分的黑褐色,這些自然的變化都讓信樂燒更充滿生命力,且具有獨特的魅力。信樂燒多用於日常生活用品之中的餐具、花器、瓷磚,又以討喜的狸貓雕塑而知名,有機會不妨探訪信樂町,讓象徵吉祥的狸貓們迎接你的到來。
【兵庫縣】丹波燒(たんばやき)

丹波燒
圖片來源: Photo AC
「丹波燒」又稱為「丹波立杭燒」,是日本六古窯之一,歷史可追溯至平安時代末期到鎌倉時代初期。它的特色在於不施人工釉藥,而是依賴窯內高溫燒製時自然形成的「自然釉」,呈現出綠色、深褐色、赤褐色等多種色調。當1,300度的高溫持續50至70小時,薪柴燃燒後的灰燼會落在陶器表面,與陶土成分及釉藥發生化學變化,產生獨特的顏色與模樣,讓每件作品都擁有無法複製的紋理與光澤。厚重質感加上溫潤色調,使丹波燒無論是茶器、花器還是餐具,都能為日常生活增添樸實的美感。
【岡山縣】備前燒(びぜんやき)

益子燒
圖片來源: Photo AC
要說最能展現陶土原始風貌的陶瓷器,「備前燒」絕對榜上有名!日本六古窯之一的備前燒擁有千年以上歷史,並以不施釉的燒締技法聞名,全靠窯內的火焰與灰燼,讓陶器表面產生自然變化的「窯變」效果。燒製時間長達數天甚至數週,成品的色澤可能帶有赤紅、深棕或銀灰,低調卻充滿深度。由於不施釉,可以感受陶土本身的溫度與樸質感,且吸水性低,非常適合用來製作茶具與酒器,越用越能展現其獨特風味。
【京都府】清水燒(きよみずやき)

清水燒
圖片來源:たち吉
京都的「清水燒」就像這座古都一樣,充滿優雅與變化。它沒有固定的風格,而是融合了各種技法,從細膩的青瓷、華麗的金彩到溫潤的手繪紋樣,應有盡有。由於京都無法採掘陶土,職人們會混合從各地取得的陶土進行製作,最具魅力的地方在於職人的巧手,每件作品都透過細膩的筆觸與高溫燒製,展現出色彩鮮明且層次豐富的質感。清水燒不只是餐具和茶器,還有許多精緻的藝術品,展現了京都特有的優雅氣質。
【三重縣】萬古燒(ばんこやき)

萬古燒
圖片來源: 萬古陶磁器工業恊同組合
說到實用性強與耐熱性佳的陶器,絕對不能錯過「萬古燒」!萬古燒的歷史可追溯到江戶中期,當時來自桑名的富商「沼波弄山」因熱愛茶道而創建窯場。它以耐熱陶土聞名,特別是土鍋和急須,簡直是日本家庭的必備品。燒製過程中,陶土會產生獨特的紋理與色澤,經典的紫泥急須更是深受茶道愛好者喜愛。萬古燒的作品帶有質樸的手感,顏色多為深棕、紫色或自然土色,結合現代設計後,也能展現簡約時尚的一面。
【山口縣】萩燒(はぎやき)

萩燒
圖片來源:一般社団法人萩市観光協会
「萩燒」的歷史可追溯至西元1,604年左右,當時萩藩初代藩主「毛利輝元」邀請朝鮮的職人,在現在山口縣的萩市建立了御用窯。萩燒作品會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,釉面會產生七種細微的裂紋,這種現象被稱為「萩的七變化」,是一種陶器與使用者共同參與的樂趣。萩燒的色調溫潤,從淡粉、乳白到柔和的褐色,每一種都帶著柔和的手感。萩燒特別適合製作茶具,因為茶水滲透進釉層後,會讓器皿的色澤更加深邃,展現歲月留下的痕跡,也因此在茶道的世界獲得極高的評價。
【福岡縣】小石原燒(こいしわらやき)

小石原燒
圖片來源:鶴見窯
「小石原燒」的歷史可追溯至江戶時代,是由當時「高取燒」的創始人「高取八藏」的孫子,在福岡小石原地區發現了陶土,並於中野皿山開窯。小石原燒最吸引人的地方,就是那一圈圈規律而富有節奏感的紋樣,它的裝飾技法獨特,包括「刷毛目」、「飛鉋」等,讓陶器表面呈現出像是手工雕刻般的層次感。這種技法不僅讓器皿更具美感,也增加了手感的細膩度;色調上,小石原燒偏向自然的土色,帶點溫暖又不過於華麗,適用於日常生活餐具或裝飾品。
【佐賀縣】有田燒(ありたやき)&伊万里燒(いまりやき)

有田燒
圖片來源: Photo AC
「伊萬里燒」與「有田燒」皆是產自佐賀縣有田町周邊的瓷器,因為江戶時代曾由伊萬里川一帶出口,因此得名「伊萬里燒」,明治時代後,當地的瓷器則統稱為「有田燒」;為了區分歷史時期,江戶時代製作的伊萬里燒現在被稱為「古伊萬里」。有田燒使用含有玻璃材質的陶石製作,以細緻的白瓷與鮮豔彩繪著稱。一開始以藍色繪製於白瓷上的「染付磁器」為主,後來創造了色彩豐富的「色繪磁器」,從簡約的藍色染付到華麗的金彩繪製,展現出極高的藝術價值。
【佐賀縣】唐津燒(からつやき

唐津燒
圖片來源: 一般社団法人唐津観光協会
「唐津燒」是16世紀左右所生產的傳統工藝品。與有田燒的華麗不同,唐津燒走的是自然樸實路線。它的色調多為土色、灰色或淡淡的紅褐色,釉面則帶有自然的流動感,充滿侘寂美學的韻味。唐津燒的器型多為簡單大方,卻能透過細微的燒製變化,展現出不同的風貌。這種樸素卻富有深度的燒物,特別受到茶道家與傳統藝術愛好者的喜愛。
【長崎縣】波佐見燒(はさみやき)

波佐見燒
圖片來源: 翔芳窯
「波佐見燒」兼具美感與實用性,是近年來很受到注目的陶瓷器,它與有田燒同樣源自江戶時代,但更偏向日常使用的瓷器。波佐見燒的特色是輕薄透亮,花紋設計簡約現代,燒製過程中注重量產技術,因此價格相對親民,即便生產規模擴大,仍保有「手工溫度」的獨特魅力。近年來許多波佐見燒品牌推出富有設計感的作品,讓它不僅是日本家庭的愛用品,也成為許多現代餐桌上的時尚選擇。
【沖縄縣】壺屋燒(やちむん)

壺屋燒
圖片來源: Photo AC
「やちむん」是沖繩方言中對「燒陶」的稱呼,「壺屋燒」則是那霸市壺屋地區生產的陶器總稱。早在17世紀初就有朝鮮的陶工到沖繩傳授製陶藝術,之後琉球國王更把分散各地的窯場集中於壺屋,促成了「壺屋燒」的誕生。壺屋燒常見的裝飾技法包括不施釉採低溫燒製的「荒燒」,以及施以釉藥色彩豐富的「上燒」。以鮮明而富有動感的圖案為特色的壺屋燒,與本州的陶器風格大不相同且帶有濃厚的南國風情,完美展現了沖繩文化的活力與自由精神。
不同的產地與技法,交織出日本燒陶文化的豐富樣貌。這些陶瓷器不僅是藝術品,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無論是精緻的茶碗、耐用的土鍋,還是充滿現代感的設計陶器,每一件都承載著手工製作的溫度,不僅可以作為紀念品,更能為日常生活增添質感。下次到日本自由行時,不妨將具有日本代表性的陶瓷器列入購物清單喔!
☞ 延伸閱讀
・日本伴手禮都可入境台灣海關嗎?買食物、藥品、家電注意事項、禁帶物品整理
・台灣泡麵、罐頭可以入境日本嗎?帶伴手禮到日本注意事項、禁帶食品整理
整理撰文:Rin 2025.4
責任編輯:Alice
參考資料:セラミックス博物館